縣域,正在成為承載工業發展的主陣地。縣域工業強不強,成為衡量一個地區工業實力的關鍵指標。
12月16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的中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論壇(2021)在青島舉行,來自工信部,部分省市縣(區)政府和工信部門、研究機構、行業協會、高校、企業等代表出席,圍繞新時期縣域工業轉型發展關鍵問題共商對策。
論壇發布《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百強區發展報告(2021)》,對我國當前縣域工業經濟發展進行梳理總結,提出對策建議。
在這份榜單上,青島收獲頗豐。工業百強縣(市)榜單中,山東共有6個縣(市)入圍,青島占2席,其中膠州市排名23位、平度市排名76位;工業百強區榜單中,山東共有4個區入選,青島占3席,其中西海岸新區進入前十名位列第7,城陽區排名第30位,即墨區排名第44位。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工業穩則經濟穩。研究認為,當前,工業正在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縣域工業經濟發展面臨更大發展機遇、承載更重使命擔當、迎來更多風險挑戰。“十四五”時期,對于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而言,短板在縣域,潛力也在縣域。
青島要重塑制造業競爭力、打造工業強市,空間和潛力在縣域。當前,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等方面,縣域工業經濟正在展現更大作為,正在為整個城市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01
城市群集聚融合效應更加明顯
縣域興,則地域興。榜單顯示,2021年中國工業百強縣(市)GDP合計達到9.6萬億元,工業增加值超過4萬億元。2021年工業百強區GDP總量約15萬億元,占全國GDP總量的近15%。
從分布看,東部縣(市)占三分之二,西部縣(市)略有增加。2021年東部入圍縣(市)數量合計達到66個,占百強總數三分之二,其中更是在十強中占據8席。
江蘇、浙江依舊雙雄割據,2021年均入圍24個,占據百強縣(市)數量的近半壁江山。報告顯示,2021年工業百強縣(市)可分為四級梯隊,第一梯隊的6個縣(市)中,江蘇4個,福建、浙江各1個,依次是江陰市、昆山市、晉江市、張家港市、慈溪市和常熟市。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深入,超大城市的人口和產業溢出趨勢持續增強,周邊縣(市)即是承接要素和產業轉移的優選之地,城市群式組團發展正在成為區域競爭的制勝法寶。
2021年中國工業百強縣(市)中,有46個位于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則有5個。報告認為,城市群集聚融合百強縣(市)效應愈加明顯,絕大多數百強縣(市)都與中心城市建立了緊密的產業協同,區域一體化發展水平持續提升。
工業百強區榜單,則集中于江蘇、廣東、浙江、福建等15個省份,其中江蘇省23個,廣東省21個?;浱K魯領跑工業百強區位次,包攬前10強,廣東省的深圳龍崗區、廣州黃埔區、佛山順德區、深圳南山區、佛山南海區更是包攬前五名。
在后城鎮化時代,工業百強區的意義不只在于自身發展,更將為促進城鄉融合提供強大動力。報告認為,隨著要素在中心城市的聚集轉化,規模經濟效應和集聚經濟效應將更加凸顯,不斷刷新的產業和創新高度將為縣域提供一流競爭力。而隨著內部要素逐漸向外溢出,公共服務也將進一步延伸覆蓋,更好推動協調發展。
02
五區市入圍,青島工業強勢回歸
此番,青島區市的表現不錯,共有2市、3區上榜。其中,青島西海岸新區入選“中國工業百強區”,位列全國第七、山東省第一。
膠州排名23位,成績也不錯,與其新的產業定位關系密切。依托膠東國際機場和上合示范區的空前機遇,今年以來,膠州“項目落地年”成效顯著,千億級臨空產業鏈加速形成,以現代物流、航空工業、高科技制造等為主導產業的多元綜合型空港經濟日漸成型。
11月26日,膠州舉行項目集中簽約儀式,投資總額605.5億元的29個項目現場簽約,產業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航空航天制造、節能環保、現代物流等多個領域。這些項目投資強度大、產業層次高,將為膠州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增添新動能。
相比工業百強縣(市),青島在工業百強區中的表現更加突出,西海岸新區、城陽區、即墨區攜手進入前50名。其中,西海岸新區更是名列第七,并進入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首次發布的《中國縣域工業高質量發展十大典型案例》,以“前瞻布局數字經濟全產業鏈、示范應用撬動數字賦能”數字經濟發展模式,成為山東省唯一入選案例。
西海岸新區做對了什么?中國信通院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長鞏天嘯表示,近年來,西海岸新區堅持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雙輪驅動,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系統推進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管理體系建設,形成了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數字經濟。
西海岸新區構建了較為完備的數字產業體系。錨定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和未來產業,新區重點推進“芯、屛、光、端、網、云、智”等七大產業,先后引進科大訊飛、商湯科技等總投資2000億元的190多個新經濟項目;集聚京東方5G模組、富士康高端封測、中南高科、芯恩集成電路等總投資超千億30余個“芯屏”重點產業項目,打造了中國北方半導體及光電顯示產業發展高地。通過倍增發展,新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十四五期末預計突破千億元。
對以工業立市的青島來說,全市10個區市中有5個區市進入全國百強,彰顯出青島工業的超強實力,也是對青島重塑制造業優勢、打造工業強市決心做法的肯定。
近年來,青島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5G等新興產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加快搶占以先進制造業為代表的新一輪產業變革的制高點,現代產業體系不斷完備。
上個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單位賽迪研究院賽迪顧問發布《先進制造業百強市(2021)》,青島位列第7位。這兩份榜單相互呼應,展現出青島制造業不斷攀升的圖景。
03
空間、潛力還需進一步挖掘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差距。在江蘇、浙江、廣東等地縣域工業經濟穩步提升的對比下,青島縣域工業經濟的增長仍需加速。
在新發展格局下,縣域工業經濟應該如何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黨組成員、總工程師,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張峰認為,要以數字技術賦能縣域工業發展。他建議要創新突破,布局縣域產業發展新方向??h域經濟的發展要緊跟產業創新方向,打造一批創新載體平臺,推動產業鏈延鏈補鏈,培養引領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提升縣域產業能級。同時,將縣域經濟放到更大的區域中,在區域經濟布局中找準定位、發揮優勢,加快形成特色突出、競相發展的新格局。
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百強區發展報告(2021)》還進行了創新競爭力綜合評價,得出了創新百強縣(市)。名單中的縣(市)雖然位次有所變化,但為位次靠前的地域與百強縣(市)重合頗多,凸顯出創新對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在這份榜單中,山東省的縣(市)數量達到13個,僅次于江蘇和浙江,展現出山東縣域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其中膠州市排名第33位,位列山東省首位。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多,資本賦能程度高,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成為膠州位次靠前的重要保障。
會上,西海岸新區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圍繞現代產業體系構建、制造業集群培育、數字化賦能、平臺化治理、低碳轉型等領域開展多方面合作,共同探索打造國家智庫與地方經濟深度合作新模式,助力新區打造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生態。
展望未來,科技創新前沿將進一步競爭加劇,工業數字化轉型將進入加速期,縣域工業經濟發展也將迎來新的機遇。
有理由相信,隨著數字技術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深化優勢資源集聚整合,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青島縣域經濟發展的新活力將不斷激發,打造縣域經濟競爭新優勢。
作者 |王凱
關鍵詞:
青島
重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