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訊 近年來,我國銀行領域頻繁發生金融欺詐犯罪活動,給銀行和消費者都帶來了重大損失。當前,銀行業欺詐風險已由傳統的信貸、柜面、外部盜搶,向貿易融資、理財產品、銀行卡以及電子銀行等業務領域延伸,跨業務、跨條線的金融欺詐風險不斷發生,對銀行資金安全、社會聲譽乃至正常運營均造成嚴重威脅。
3月2日下午,民生銀行井岡山路支行到訪了兩位60歲左右的阿姨,前來辦理儲蓄卡開卡業務,在核對相關信息與開卡用途的過程中并未發現任何異常,工作人員按照流程為兩人進行了儲蓄卡辦理。
3月3日,在兩位阿姨的帶領下又有兩位同齡的人員到銀行開卡,長期的廳堂工作經驗下,工作人員意識到這種情況比較反常,因為出現多人同時開卡一般都是具有特殊用途,如辦理工資卡、專門款項撥發等,但在對幾名客戶的開卡用途了解時,都只說是為了存款或轉賬,然而在開卡過程中和開卡后并沒有任何一人進行存款和轉賬。對于這一異常情況,工作人員立即匯報給了支行運營派駐,溝通過程中了解到,其中一人持有民生信用卡,運營派駐掌握線索后,立即對信用卡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發現信用卡的消費信息與客戶年齡的日常消費行為完全不符,通過消費記錄中出現的信息,可以判定信用卡的使用者是一位年輕人,極有可能是信用卡外借或出租,而其所辦理的儲蓄卡也存在出租和外借的風險。在經過分析和判定后,工作人員當即決定停止正在辦理的儲蓄卡,并對之前辦理好的兩張儲蓄卡暫停了非柜面服務。隨后,工作人員再次對幾人的身份進行調查,發現幾人的說法互有沖突,并且對很多問題都采取回避的行為。
本著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態度,支行工作人員與運營派駐分別對幾人進行了普法和反詐騙宣傳,對卡片外借和出租的危害進行講解和告知,雖然幾位客戶并沒有說出辦卡的實際用途,但在講解和宣傳過程中,明顯能夠看出客戶們聽到了卡片外借的風險和危害后表現的緊張和不安,與此形成了鮮明對比的是,在進行了教育和宣傳后客戶們臉上表現的慶幸和認可,幾人停止了開卡行為并對工作人員表達了感謝。
消費者的利益與銀行業務發展的可持續性息息相關,因此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更要從消費者切身利益出發,以改進銀行業服務質量、提高金融穩定性、提高公眾金融素質、支持行業發展、贏得社會尊重為目標,通過嚴格的行為監管,建立和維護消費者對銀行業的信心和信任,以實現銀行業整體安全、穩定、持續發展。
此外,民生銀行青島井岡山路支行還定期對大眾消費者開展金融知識宣傳和教育,以提升社會公眾消費者金融素質和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與能力為目的,積極開展金融知識宣傳與教育活動,提升社會公眾對金融產品的認識水平,消除由于消費者對金融產品、金融市場、金融慣例的不了解而導致的誤解與矛盾。
在今后的工作中,民生銀行青島分行將繼續秉承“履職盡責,實干擔當"的工作思路,切實做好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全面提升民生銀行社會信譽和公信力。
關鍵詞:
保護消費者權益
青島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