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建成產值100億級園區2個、50億級3個、20億級2個,布局8大現代都市產業園區——
市南:打造總部經濟和高端服務業高地
市南區正在響起此起彼伏的脈動新聲。隨著航運貿易金融總部大廈、元宇宙產業大廈兩個新園區的開工,以及涉外法務中心大廈、元宇宙產業創新園、青島數智都市產業園等載體的改造升級,市南區主導產業有了更強的載體支撐。市南區委書記王鋒表示,產業園區是招商引資的重要載體和主陣地,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市南區按照“更新拓新地、拿地即開工、開工即簽約、開園即滿園”的總體思路,高質量推進項目建設,建立健全現代都市產業園體系,實現產業布局與項目謀劃并行推進。未來市南將建成產值100億級園區2個、50億級3個、20億級2個,集聚一批現代金融、高端商務、數字經濟領域頭部企業,為推動市南區實體經濟振興發展注入新動能。
更新拓新地、拿地即開工
青島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為老城區發展帶來了難得機遇。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南區承擔的51個市級攻堅項目,均100%開工建設,所有開工項目均100%完成計劃實物量,所有項目均按工期計劃100%完成。香港中路80號原財富中心項目重生煥新,深藍中心商業全面重啟動工,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成效初顯,一批沉寂多年的遺留問題順利解決。市南區還謀劃了近期擬實施的36個項目和134個遠期項目,未來將開發超過400畝的產業空間并高效利用,拓展發展新空間。
通過與市規劃、建設等部門的密切協作,市南都市產業園項目前期各項籌備工作已全部就緒,目前市南8個都市產業園區全面進入施工、建設、裝修階段,將倒排工期、壓茬推進,確保項目早日建成、企業早日入駐。
市南區今年新開工的航運貿易金融總部大廈位于南京路1號,占地9577平方米,項目建設投資32.6億元,建筑高度240米,總建筑面積11.87萬平方米。將打造集金融業、航運商貿業、現代服務業、時尚產業等多種業態融合的高端產業園區;元宇宙產業大廈位于香港西路52號、52號甲,占地面積約9134平方米,項目建設投資約24億元,建筑高度130米。大廈建成后,將促進青島市元宇宙相關產業集聚和創新發展,構建青島元宇宙產業生態圈。
據介紹,航運貿易金融總部大廈、元宇宙產業大廈,在2025年建成后將成為全市總部經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度集中、稅收超10億元的專業化都市園區。
此外,市南區打造的涉外法務中心大廈、元宇宙產業創新園、青島數智都市產業園、華通中聯科技產業園、數字經濟產業園、上街里文創旅游產業園,均是由閑置或低效載體、園區升級打造。如涉外法務中心大廈是把原停滯9年的香港中路80號盤活,上街里文創旅游產業園則是將老城區26萬平方米內的載體活化利用。
開工即簽約、開園即滿園
“雖然元宇宙大廈剛剛開工建設,但是市南區新招引的元宇宙產業頭部企業歌爾丹拿全球總部、提供商業衛星定制服務的九天微星、從事地理信息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蒼穹數碼等多家企業已確定入駐意向。我們已經幫著企業在周邊尋找了臨時辦公場所,等項目建成后,便會搬入園區。”市南區招商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據了解,市南區堅持實體經濟、招商引資、城市更新建設相互促進、互為支撐邏輯,將促進專業化園區功能定位與擬落位項目精準適配。總投資200億元的24個項目已簽約入駐8個都市園區。前三季度,市南區新注冊億元以上內資項目92個,新招引納統企業是去年同期的8倍;實際利用外資4.75億美元,同比增長39.4%。
判斷園區的成敗在于運營。通過引入國內知名的園區運營商,市南區部分新園區還實現了“開園即滿園,當年見效益”的良好效果。
青島數智都市產業園已進入收尾階段。該園區由市南區招商投資發展中心、區屬國有平臺青島海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春峰里數智云聚科技發展(青島)有限公司三方共建,由春峰里資本負責招商、運營和管理。產業園聚焦數智新經濟細分賽道上的“獨角獸”“專精特新”和“總部”類企業,目前華勝天成分拆上市總部——天成云數、中國領先的服裝服飾工業互聯網平臺——云數工場、中國薪酬數字化平臺龍頭企業——薪太軟、元宇宙“四新”企業——達斯琪等12家企業完成落戶簽約,基本實現開園即滿園的效果。
產業園為何能取得如此高效的招商引資成績?春峰里數智云聚科技發展(青島)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劉鵬道出其中秘訣——原來,該產業園的建設過程是“項目先行”,即儲備完成一批優質項目后,再尋找合適的載體導入。
“春峰里資本過去3年在全國范圍內鏈接儲備了91個數智新經濟產業項目,我們從中篩選出符合市南發展定位的且有意愿進駐青島的企業,在招引中,市南區和我們一起完成了對這些企業的調研。”劉鵬告訴記者。
“項目招引過程中,我們體會到了市南區專業、高效、務實的營商環境。例如,已經完成注冊的青島天成云數智慧產業有限公司,是一家混合云管理和產業數字化的‘硬科技’數字化企業,項目自5月22日接觸,到6月22日落戶合作簽約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并于8月8日完成工商注冊。招引過程中,市南區委主要領導曾兩次帶隊前往項目北京總部洽談,助力項目高效落戶。”劉鵬介紹,園區依托春峰里資本“基金+產業+空間+投行”生態模式,預計5年內實現稅收5.4億元以上。(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