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達州市區出發約30公里車程,即到達宣漢縣大成鎮瓦窯村,眼前的山谷逐漸開闊,老遠望見一批藍色棚頂的圈舍。這便是宣漢錦宏蜀宣牧業有限公司牧場。
12月8日一早,喂牛撒料車開進牛棚,飼草隨車撒落在牛欄前,牛兒齊整地探出頭吃起來。“牛場存欄蜀宣花牛1200余頭,能繁母牛400余頭。我們還建有專門的牛犢保育室……”該公司總經理胡周成說。
錦宏蜀宣牧業是達州市肉牛產業發展的縮影。以良種引領、種養循環、公司帶動的模式,達州市不斷壯大肉牛產業。統計顯示,達州全市已建成標準化肉牛示范場136個,2018-2020年肉牛出欄量年均增長5.36%,2020年出欄肉牛33.46萬頭,占全省肉牛出欄量11.47%。
培育良種規模養殖
胡周成,“90后”浙江大學研究生曾在北京等地打拼多年,去年9月,他成為宣漢錦宏蜀宣牧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談及到宣漢縣發展的個中緣由,他說:“就是看中蜀宣花牛這個品種,規?;B殖很有前景,值得做。”

宣漢縣農業農村局總畜牧師張亮介紹,蜀宣花牛是由宣漢縣與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以宣漢黃牛為母本、西門塔爾牛和荷斯坦乳用公牛為父本,歷經30余年選育而成的乳肉兼用型新品種,具有生長發育快、乳肉性能佳、抗逆特性強,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第六個、黃河以南第一個培育牛新品種。
“蜀宣花牛個頭大,更適應山區氣候,耐粗飼,諸多特點大大激發了養殖戶積極性。”張亮說。
放眼大成鎮,現已建成蜀宣花牛適度規模養殖場18個,2020年出欄肉牛8500余頭育肥牛暢銷重慶、成都等地。以大成鎮為核心區的宣漢縣蜀宣花牛種養循環園區,2020年被認定為四川省三星級現代農業園區。
在達州市與浙江舟山市的東西部協作中,蜀宣花牛優質牛肉成為“達菜入舟”的重要產品。僅2019年,就有5016頭、價值6000余萬元的蜀宣花牛肉端上舟山市民的餐桌。
為穩定供貨源頭,專供舟山的養殖場應運而生。位于宣漢縣塔河鎮的塔河蜀宣花牛示范養殖場占地30畝,年出欄600頭。牧場相關負責人李俊于介紹,養殖場已形成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模式。
種養循環綠色發展
行走在宣漢蜀宣花牛種養循環園區,幾乎聞不到異味。園區管理人員介紹,園區養殖場配套田間沼液存貯池、干糞池、沼液運輸車、田間沼液輸送管網等設施設備,推行公司化服務消納利用、工廠化集中加工利用、生物化處理循環利用三種模式。
“規模養殖場普遍配套50-100畝的牧草種植地,還有一批專業合作社從事牛糞收購種植牧草產業,一些散戶利用撂荒地、邊角地等種植牧草。”張亮說,牧草返賣養殖戶,實現種養循環。此外,園區還發展了納智肥料、信陽農業兩家有機化肥廠,利用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等農業生產廢棄物,生產的果蔬專用肥、花草專用肥等產品除滿足園區內及周邊市場需求外,還遠銷河南、海南等地。
位于渠縣三匯鎮長久村的菜家山牲畜養殖有限公司,則采用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養牛場糞便收集裝置,建設地下排污處理系統,解決了傳統化糞池和沼氣池大量廢棄物利用率不高的問題。該公司負責人余長壽說,菜家山公司還引進了有機肥生產線。“農場固液分離后的牛糞以及飼料廢棄物集中回收后,加入一定配比的米糠、玉米粉或木屑進行堆肥發酵,配加適量的微量元素,最終經過烘干后,打包裝袋上市。”可年產有機肥料1萬噸,創收約100萬元。
種養循環,綠色發展。萬源市巴山安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種植油菜、青脆李、核桃實現糞污利用,初步形成立體式的種養循環產業鏈。開江縣打造“肉牛+油桃”現代農業園區,集中流轉土地3500余畝,布局現代化肉牛標準養殖區、桃李梨有機水果種植區、綠色優質高產糧油生產區、精品花草景觀種植區和立體水產養殖試驗區,園區存欄肉牛500余頭,年產值達2600余萬元,現在正積極爭創省級現代農業園區。
龍頭帶動共同致富
“現有員工加季節工120余人,自身發展的同時,幫助鄉鄰共同發展。”余長壽介紹,在他的帶領下,渠縣三匯鎮長久村相繼成立10余戶肉牛養殖家庭農場,并創建起家庭農場聯合經營體。“對其他家庭農場實行資金上支持、技術上輔導、市場信息共享、種養銷一條龍的服務。”這種模式取得良好效果,長久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2萬元,位居渠縣的前列。
“每個月工資2500元,包吃包住。”宣漢縣大成鎮農戶陳軍高興地說,就近在蜀宣花牛牧業務工,很方便。在大成鎮,依托肉牛養殖產業致富的群眾還有很多,瓦窯村2組的張陽將自家的4畝土地種植了牧草,并就近提供給宣漢偉興牧業有限公司,每畝年產量達10噸,年收入1.5萬余元。
“養殖場周邊農戶種植的牧草、青貯玉米,我們都統一收購,并優先安排土地流轉戶就近到養殖場務工,并給予他們優厚的工資。”偉興牧業負責人牟達偉介紹,每年在他的養殖場務工的農戶約有50人次。
開江縣永興鎮“肉牛+油桃”現代農業園區內的生茂源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主要從事肉牛養殖,吸納100余人務工,其中,技術工30人,農戶70余人。該公司負責人陸倫生說,為給當地村民增加收入,公司采取村集體入股分紅,村民利益聯結分紅等方式,帶動村民致富奔康。
達州市農業農村局數據顯示,目前,達州全市肉牛養殖戶5.2萬余戶,從業人員已近7萬人。(袁城霖)
關鍵詞:
肉牛產業
良種引領
種養循環
公司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