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記者2月15日獲悉,大連市以“清單化、項目化、工程化”推進的2022年度60個法治為民實事項目全部完成,形成了10個示范項目、10個優秀項目,40個特色工作項目。建立了全鏈條、常態化推進制度機制,在全市全面推開。
助推重點領域立法提質增效。《大連市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填補了大連市預防和處理醫療糾紛的地方立法空白。
助推法治政府建設深入開展。《建設領域農民工勞動合同參考文本(試行)》,為全市1199家企業及其招用的12.7萬名農民工提供相應服務。《建筑消防評定技術規程》和《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設計審查技術規程》兩項地方標準,幫助企業解決消防設計難題。《交通運輸包容免罰告知書》《大連市應急管理系統安全生產分類分級執法檢查暫行辦法》《大連市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制度》,進一步提升了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水平。《關于在辦理市場監管領域公益訴訟案件中加強協作的實施意見》,聯合多家機構組建知識產權金融服務與創新發展聯盟,為全市知識產權質押貸款174筆,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金額9.08億元。依法對全市246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開展審計監督,督促各級財政部門加快撥付資金6000余萬元,惠及市民9.4萬余戶。建成全國領先、全省首家道路交通事故快處中心,提升了交通事故處理能力。
助推司法公信力穩步提升。成立大連市執法監督委員會,加強和完善執法司法監督制約體系建設。深入推進“命案協同救助機制”,多元化幫助被害人家庭解決現實困難。制定《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電子送達工作辦法(試行)》,全市電子送達率85.9%,送達成功率97.2%,提高了訴訟服務效率。
助推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提升。推動為全市中小學聘請檢察官擔任法治副校長,開展青少年自護教育系列活動,校園法治宣傳教育不斷深化。在全市全面建成1690個社區(村)“法治超市”,提升基層法治供給能力。建設社區金融服務站,依法引導社區居民遠離非法集資。開展文化旅游行業信用經濟發展試點,完成11364家市場主體的信用評價。開展婚姻家庭危機干預試點項目,搭建“9+1+1”民情訴求之家平臺,建設“1+3+N”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構建海島特色“人民調解+司法確認”矛盾糾紛解決新機制。
(遼寧日報記者 : 呂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