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年來,有“北國魚米之鄉”美譽的遼寧燈塔市依托燈塔大米、遼峰葡萄等特色農產品,開展規模化、標準化園區建設,探索出一條“政府主導、企業主體、農民參與”的三產融合發展新路子,特色農產品品牌成為燈塔農業發展的“金字”招牌。
立春時節,燈塔市古城街道前煙臺村榮嘉農業種植產業園里,綠綠的黃瓜秧順藤上爬,紅彤彤的西紅柿掛滿枝頭,標準化種植讓農民忙碌而有序,當地百姓靠著萬畝蔬菜基地的帶動作用,打響品牌,實現了增收增效。
優質稻米和綠色果蔬已成為燈塔市區域優勢特色主導產業,這些品質優、信譽好、競爭力強的品牌農產品從廣袤田野走出,既豐富了消費者的餐桌,也給鄉親們帶來了真金白銀的收入。目前,燈塔市水稻種植面積35萬畝,年產優質大米近2億公斤;共有稻米生產、加工、儲運企業和合作社200多家;20多個燈塔大米品牌榮獲國家各級各類獎項30余個。燈塔大米已在多個省設有經銷處,遠銷到上海、深圳等地。“燈塔大米”“遼峰葡萄”獲得國家地理標志商標。
據悉,燈塔市先后被列為全國首批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試點縣、糧油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示范縣、中國好糧油行動示范縣、遼寧省萬畝高標準農田試點縣,2021年7月,獲評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
未來,燈塔市將加快補強冷鏈物流等短板,推進農產品流通現代化,在提高綜合效益上做足文章。大力發展農村電商,讓更多大而美、小而特的農業特色產品走向大市場。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王壹)
關鍵詞:
農特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