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項目計劃投資3.2億元,建成后可年處理250萬噸煤矸石,生產7億塊煤矸石燒結磚,回收8萬噸夾矸煤,實現‘變廢為寶’。”3月8日,位于沈陽市康平縣的煤矸石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正加緊施工,遼寧鐵強節能環保建材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對記者說,“目前,項目整體工程已完成95%,計劃2023年4月建成投產。”
引入煤矸石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是沈陽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進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加快建設“無廢城市”的具體舉措。據了解,煤礦等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煤矸石、粉煤灰等工業固體廢棄物,傳統的消納途徑主要是回填礦坑采空區、制磚、鋪路等。為進一步提高煤矸石與粉煤灰等綜合利用水平,該項目將結合成熟的隧道窯煤矸石制磚技術,研發合成高級陶瓷、新型建筑骨料、新型墻體材料高端產品,推進煤矸石在工程建設、塌陷區治理、礦井充填以及土地生態修復等領域的利用。
據沈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沈陽市將繼續推動粉煤灰、煤矸石、冶煉渣等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到2025年,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 90%。為推進固體廢物治理,沈陽市還將分批禁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積極推廣使用可循環快遞箱;到2025年,新增省級以上綠色制造企業100個,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率達到100%;到2025年,城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穩定保持在100%。
(遼寧日報記者 : 陶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