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8時30分,沈陽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大廳內,每日例行扁平化指揮調度“三清”工作機制點調會開始,十幾米高的大屏幕上,被點調到的派出所民警處警視頻錄像正清晰還原。
【資料圖】
這是市公安局扁平化指揮調度“三清”機制2.0升級版全面啟動后的第一次點調會。與以往不同的是,全市221個派出所同步視頻在線,任何一起警情被抽查,值班負責人不僅要匯報具體工作開展情況,同時處警視頻同步播放。
自2021年9月以來,沈陽公安機關創新實施扁平化指揮調度“三清”機制,全市治安案件辦結率同比上升26.58個百分點,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14.05個百分點,推動公安工作與社會治理的深度融合,賦能警務實戰與隊伍建設的雙向提升,助力服務發展與保障民生的同步前行。
處警“可視化”,辦案在“陽光”下,全程可追溯
3月15日一大早,沈陽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大廳里,扁平化指揮調度“三清”機制2.0升級版全面啟動,“你們派出所一起刑事案件,辦理時限超時!”“尾號為2981的警情,本是一起簡單的毆打他人案件,嫌疑人為什么遲遲沒有處理?”指揮中心主任董斌隨機抽查各區縣(市)公安(分)局相關派出所正在工作中的案件。
全程接受監督,捅破信息壁壘,直面共性問題——被點調到派出所值班負責人,要現場匯報整改辦法,同時按照規定的時限來解決問題。
指揮中心大廳內,多部顯示器數據滾動,沈陽市公安局全新研發警情“日清零”監督平臺,將前24小時110警情、122交通類警情、預警信息全部納入“清零”范疇,(下轉5版) (上接1版,警情“可視化” 民警要接受報警人“評議”)自動統計、智能監督 “日清零”情況,升級完善執法監督管理平臺“受案模塊”功能,智能提示臨期案件、超期案件,市局相關牽頭警種部門對刑事、治安案件如實受立案情況開展監督審查,每日“三清”會議通報針對存在問題現場拿出解決辦法。
“‘三清’機制2.0版升級執法監督管理平臺‘結案模塊’功能,對全部案件按照規定時限要求進行自動比對統計,督辦案件快偵快結,將季末集中‘清底’模式調整為‘每日督辦推進模式’工作效能大大提高。”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副主任閆剛介紹說,今年以來,刑事積案破案率同比提升9.75個百分點,治安積案結案率同比提升11.32個百分點。
讓數據說話、讓案例說話,每一起案件辦理要公平正義
全市公安機關以“三清”機制2.0版為牽引,打破警種、部門和區域壁壘,將指揮調度指令延伸到打、防、管、控的各個領域。
“升級后的‘三清’機制2.0版,更多讓數據說話、讓案例說話,以群眾滿不滿意為標準,基層各區縣(市)公安(分)局、派出所工作怎么干,標準在哪兒,干不好怎么問責,各單位明明白白!”指揮中心主任董斌介紹說,全新“三清”機制讓執法監督新升級,實現“全程監督”,完善執法辦案自動監督體系,實現對受案立案、破案結案等執法辦案環節和各類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全流程、全鏈條、全覆蓋提示督辦,讓權力在監督下運行,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辦理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在點調會現場,指導、協作、支援、警示類警種的工作席位不斷擴容,記者在現場看到,根據任務、節點的不同,刑警、治安、禁毒、新型犯罪研究中心等十余個警種負責人每日出席點調會,現場對接各類警務要素和資源。
報警人為出警民警“評議”,滿不滿意群眾說了算
派出所是警情的處置地,也是每天被“暴曬”的單位。3月15日10時點調會剛一散會,記者趕赴和平分局太原街派出所,跟隨一起警情,對“三清”機制2.0升級版進行“分解”。
“滴滴!”當日11時,太原街派出所副所長劉通警務專用手機里“110接處警” APP提示音響起,市公安局指揮中心110警情任務下達后,分局把警情“派單”給派出所。信息顯示:勝利家園小區里,一家出租房租客與中介、房主因為租房到期轉租和退押金等問題發生糾紛,租客撥打110后,太原街派出所民警趕赴現場。
“這起警情信息會馬上推送至出警民警移動APP上,上面有報警人電話鏈接、報警錄音、警情梗概,民警一聽情況,以地熟、人熟、信息熟的優勢,可以迅速開展處置工作。” 劉通說,今年以來,通過扁平化指揮調度派警,全所110警情平均出警時間大幅縮短。
在該派出所的出警車上,記者發現,每輛車都張貼有二維碼,民警到現場后,不僅打開執法記錄儀全程按規范取證,還要接受報警人的評價。
“市局為我們基層單位研發了110接處警‘微信掃碼’公眾評議系統,全市110警務車上、派出所治安調解室,都要統一張貼公眾評議微信‘二維碼’,報警群眾通過掃碼對110接處警工作進行評議。”太原街派出所所長任暉介紹說,公安民警的每次出警,都是“清風”窗口建設的縮影。“三清”機制升級,用小切口解決大問題、小行為解決大形象、小案件解決大民生。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李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