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初具規模,下一步將深化推廣應用——
(資料圖)
引領企業注冊數字“身份證”
如今,遼寧中鎂高溫材料有限公司的高層作運營決定時比以往更加果斷?!八协h節都有數據支撐,自然底氣足?!惫靖笨偨浝韯⒃雒鹘o出答案。
自從遼寧中鎂與聯聯加(營口)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開展注冊標識解析項目以來,遼寧中鎂打通了下單、備貨、生產、銷售、售后等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數字鏈條,劉增明不僅對企業內部的生產管理情況一目了然,就連產品在客戶那里的使用情況、庫存情況也了然于心,并可通過追溯系統,準確預判市場變動。“通過標識解析項目,個別工段的能耗下降超過30%,成型工段成本下降60%,壓磚機的生產效率提升了3倍?!眲⒃雒鞯南矏傊橐缬谘员?。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利器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是近年來企業數字化轉型領域的高頻詞,但對于其豐富內涵以及在轉型中發揮的作用,大多數人卻并不知曉。
近日,在營口市召開的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星火·鏈網”推廣應用現場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所長金鍵對標識解析做了個形象的比喻:“標識解析就相當于為物理世界的一切在數字世界中建立唯一、可信、安全的‘身份證’。有了‘身份’,不同領域的數據就有了互相認知的媒介,就可以‘相互往來’了。這些‘身份’認定后,要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中使用,這時需要一個分布式的巨大體系,這個體系就是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系統。”
標識解析不僅是一項技術,更是一種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我國建設了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5+2”國家頂級節點,由武漢、廣州、重慶、上海、北京5個國家頂級節點和南京、成都兩個災備節點組成,累計標識注冊量突破2500億個,服務企業超24萬家;二級節點達281個,實現了31個省(區、市)和40個重點行業全覆蓋。
“高速路”建好了,但“車流”不多
“遼寧在標識解析方面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全國比較領先,已成為北方區域推動工業互聯網與區塊鏈融合創新發展的排頭兵?!苯疰I說。
近年來,我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和“星火·鏈網”建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截至目前,全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上線33個,數量居全國第二位,實現了14個城市及沈撫示范區全覆蓋,涵蓋裝備制造、鋼鐵、紡織、醫藥等近40個細分行業,接入企業3938家,標識注冊量達3.5億、解析量達1.9億,已形成供應鏈金融管理、產品服務化延伸、智能化生產管控等典型應用案例,推動數字化轉型作用逐步顯現。
盡管我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初具規模,但接入企業數量、標識注冊量和解析量與全國平均水平仍有較大差距。“現在,‘高速公路’建好了,上面卻少有‘車流’。”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說。究其原因,主要是企業家的觀念有待提升、企業信息化建設還不完善。
為不同企業量身定制“有效路徑”
“推廣,還是推廣,要讓企業嘗到甜頭?!比珖讉€“星火·鏈網”骨干節點建設者、聯聯加(營口)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郎巖松提出解決方案。
這一觀點與遼寧興標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IO李春彬不謀而合。李春彬表示,目前,興城泳裝的生產規模不斷加大,也遭遇了市場的惡性競爭。為了不讓劣幣驅逐良幣,興城號召龍頭生產企業、電商銷售企業、原材料供應企業一同在興標壹這個泳裝工業互聯網標識二級解析結點上注冊,實現產品全產業鏈可追溯,真貨還是假貨,質量如何,一目了然。
在推廣方面,金鍵建議,要為不同企業量身定制“有效路徑”。他表示:“可從龍頭企業開始應用,帶動上下游配套產業應用,最終形成集聚效應。從建設數字化工廠到建設數字化園區,再到建設數字化產業集群,最終建設數字城市,一步步地加強應用?!?/p>
建設良好的數字生態是專家、企業家對于標識解析應用的共同期盼。對此,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我省將進一步支持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等行業龍頭企業建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支持重點產業園區建設“星火·鏈網”骨干節點;積極探索標識與區塊鏈等新技術融合創新;加強標識解析與工業控制系統、工業APP等軟硬件適配。
記者手記
數字轉型從“頭”開始
數字轉型,大勢所趨。然而,怎么轉,如何轉,卻困擾著企業家們。
在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星火·鏈網”推廣應用現場會上,專家、服務商、標桿企業代表給出一致答案:數字轉型要從“頭”開始。
轉換觀念。數字轉型不貴、不難,門檻也不高。企業可以逐步進行,不必一次性投入過多。并非需要企業進行大規模改造升級才行,轉變可以從小地方開始。
豐富認知。包括標識解析、“星火·鏈網”、區塊鏈、人工智能……這些專業知識,轉型企業需主動學習,不斷更新知識儲備。不能將所有轉型的選擇推給解決方案供應商,畢竟最了解自己的人是企業本身。
自我體檢。數字轉型并非一蹴而就,企業要梳理自身情況,并結合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收集數據、分析情況。專家建議企業,從自己容易改變的地方做起??蓮慕档湍芎摹灮に嚒⑻嵘|量、降低人力成本等比較容易見效的地方入手,從而堅定改造信心、降低升級成本。
在轉型過程中,政府需與企業并肩而行,做好興基建、搭平臺、引活水、破壁壘等方面的工作,為企業營造規格較高、成本較低的數字生態環境。
(遼寧日報記者 孫大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