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小鵬汽車落戶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擬投資百億元建設智能網聯汽車制造基地及研發中心,預計2023年投產。“希望以武漢為支點,把小鵬汽車的產品、銷售體系、超級充電體系輻射到中西部、出口海外。”小鵬汽車創始人、CEO何小鵬表示,武漢作為我國六大汽車生產基地之一,在武漢建設制造基地是小鵬汽車重要的前瞻性戰略布局,有利于加速產能釋放。
上世紀90年代,武漢經開區抓住國內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機遇,打造“中國車都”。每年,百萬輛汽車從武漢經開區駛出,構建起完整的汽車全產業鏈和完整的現代制造業基礎,已形成汽車及零部件、電子電器等產業集群。“十三五”期間,全區汽車產業產值超過1.16萬億元。
如今,汽車新“五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輕量化)大潮涌動。搶抓“新汽車”機遇,“中國車都”向“中國車谷”沖高一躍。“十四五”時期,武漢經開區將加快發展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產業,打造創新平臺,培育產業生態,全力推動傳統汽車向下一代汽車轉型升級。
國家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基地,是搶占下一代汽車制高點的重要平臺。自2019年以來,武漢經開區已建成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125公里,全面覆蓋5G信號、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統、路側感知設備和車路通信系統。今年,該區還將以全域為基礎,推動更大范圍的開放測試運營。
到今年年底,占地1300余畝的智能網聯汽車封閉測試場將建成。該封閉測試場涵蓋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柔性測試廣場等十大功能區,以及整車仿真實驗室、信息安全實驗室、智能網聯云控平臺等,可滿足車企產品開發和功能測試需求。
在商業運營方面,以東風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為代表,武漢經開區目前已投放運營智能網聯汽車83臺,涵蓋共享出行、公交接駁、清潔環衛、末端物流等8大類型。該區還將為1萬臺社會車輛加裝車聯網終端,不斷擴大車聯網用戶規模,改善交通安全,提升出行效率。
目前,中國車谷正在開展車路協同設備兼容性測試等課題研究,政府、車企、高科技公司、高校院所、零部件企業攜手合作,通過示范運行迭代,共同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從封閉向開放道路測試、示范運營,邁向規模化、商業化應用。
打造國家車聯網先導區,強健的產業鏈是關鍵。目前,武漢經開區正加快車聯網、車載傳感器、芯片、高精地圖、自動駕駛系統等關鍵領域產業培育,東風新能源產業園、環宇智行等30多個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項目已投入運營,一大批氫能技術創新與產品研發制造企業落戶,嵐圖汽車、吉利路特斯等新能源整車項目也將陸續投產,產業集聚態勢逐步形成。
“十四五”時期,武漢經開區將按照“兩軸兩核”進行空間布局,沿東風大道和長江沿岸打造創新創業帶,建設車谷產業創新大走廊,集中布局和建設一批服務國家戰略和產業發展需要的重大科技項目。據武漢經開區科經局副局長饒劍介紹,全區將圍繞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領域,按照“揭榜掛帥”方式,實施一批“卡脖子”重點攻關項目。
武漢經開區負責人表示,作為武漢經濟重要戰場、重要引擎和重要支撐,該區今后5年將“再造一個車谷”,經濟總量將達到3300億元,以創新引領,構建“3+N”產業體系,充分發揮先進制造業集聚優勢,高速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產城融合、生態發展。(記者 柳 潔 通訊員 張 敏)
關鍵詞:
十三五
武漢經開區
汽車產業
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