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全力建設文化生態旅游名城,在發展農事體驗、文化研學、生態康養等“文旅+”新業態的同時,也拓展了鄉村振興產業聚集發展新空間。

生態文旅高質量融合帶動了鄉村資源有效整合,現代觀光農業、康養農業、休閑漁業等新業態在田野上拔節成長,辦農家樂、賣土特產,建觀光體驗基地,延伸產業鏈,延長價值鏈,農業發展實現了三產融合,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加快了發展步伐。大山里的桐子坳村融合自然美、人文美、鄉土美發展觀光旅游成為“網紅村”;百疊嶺村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辦起了農業觀光游;搭建旅游智庫平臺,完善旅游智庫,零陵古城、舜帝陵、浯溪摩崖、寧遠文廟、道州月巖等成為采風筆會創客基地。截至目前,全市現有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區1個、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1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4個、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3個、省級農業旅游示范點5個、省級鄉村旅游區點152個,4A景區14處、3A景區41處,評定星級鄉村旅游區(點)163個。
隨著民宿、農家樂、民俗觀光等產業的發展,文旅產業個體戶增加,如今全市旅游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有8千多戶農戶注冊個體戶當起了老板。“五一”假期,我市鄉村微旅游、文化探源打卡成熱點,文旅惠民活動備受青睞,全市納入監測的27家旅游景區和鄉村旅游區共接待游客34.01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1.18億元,有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見習記者 劉毅 )
關鍵詞:
文化生態旅游名城
產業聚集發展新空間
鄉村資源有效整合
旅游從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