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5日),位于柯橋區柯巖街道的紹興馳達汽車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內,兩個常規汽車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臂生產車間一片忙碌景象,所有設備均處于運轉狀態,開足馬力生產。“此前受疫情影響,耽誤了一些時間,現在距離春節還有20多天,公司的訂單還有10萬套以上,最近在加班加點趕訂單。”公司總經理潘少波說。
馳達不僅常規產品產銷兩旺,新產品生產車間也在抓緊優化升級生產工藝,計劃將月產量提升到2000套以上,以應對春節后的大批量供貨訂單。“新產品的售價是常規自動調整臂的近6倍,初步預計年產量可達80萬套,達成銷售額12億元,公司年總銷售額能增加一倍。”潘少波自信地說。
潘少波的底氣來自于技術的核心競爭力。馳達自主研發的新產品——具有制動襯片磨損自動監測報警功能的調整臂,不僅填補了全國商用車(包含所有貨車和9座以上客車)該領域的空白,且由馳達牽頭制定的該產品團體標準,近日還成功入選工信部發布的111項2021年團體標準應用示范項目。
據介紹,近年來,馳達每年研發投入達2000余萬元,占全年銷售額的約20%,專注于研發攻堅汽車制動系統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比如商用車制動襯片磨損自動監測報警功能,家用轎車都已普及,但商用車沒有,以往只能由司機依靠經驗判斷或定期鉆到車底下查看剎車片磨損程度,我們盯準這個空白點,潛心研發3年終于有了突破。”潘少波說。目前,公司已先后獲得專利認證45件。
依靠創新在行業實現突破性發展,加快復工復產的企業,柯橋區還有不少。紹興乾雍紡織有限公司通過研發創新,從時裝面料印花向功能性運動面料印花轉型,成為國內錦綸(尼龍)數碼直噴印花這一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受到北京冬奧組委青睞,承接了所有冬奧制服的印花加工,去年銷售額同比增長了30%,還首次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近日公布的浙江省2021年認定的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備案公示名單中,柯橋區共有194家企業上榜,其中新認定119家、重新認定75家,相比上一年凈增101家。

“截至去年底,全區共有高新技術企業469家,與2020年相比增長27.4%,總數依舊位居全市第一。”柯橋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柯橋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加大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雙倍增”行動培育力度,鼓勵引導企業持續保持研發經費投入高增長態勢,實施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推動科技型企業“上規升級”,在創新跑道上擴容增速。(杜珊珊)
關鍵詞:
創新驅動
科技型企業
核心技術攻堅
擴容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