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體有錢,這些小微工程,說辦就辦了,現在來村里旅游的人也更多了。”5月13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葫蘆鎮國茶村,種茶大戶石遠榮指著茶園里剛剛硬化好的產業路,興奮地對記者說。

國茶村是茶葉產業大村,目前全村共發展保靖黃金茶1.3萬畝,2021年產值超過4500萬元。2014年以來,國茶村黨支部牽頭成立一品香黃金茶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15萬元。
保靖縣大力實施村支部領辦合作社模式,按照“定一個好規劃,找一條好路子,活一方經濟,富一方群眾”的發展思路和“一村一品”的發展模式,制定“一村一策”發展規劃,形成各具特色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路子。目前,全縣172個村(社區)都在村(社區)支部帶領下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均超過10萬元,達到20萬元以上的占30%。
復興鎮甘溪村組建全縣首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建成200畝高標準臍橙產業示范基地、20畝林下藥材種植基地,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由5萬元增加至27萬元,累計發放勞務和土地流轉入股分紅102.2萬元,全村戶均年收入增加近2300元。甘溪村黨支部書記劉宏霞,同時也是合作社負責人。她告訴記者,合作社流轉村民閑置土地,村民不僅有務工收入,還有年底分紅,全村人的精神面貌現煥然一新。
保靖縣實施農村“領頭雁”工程,選優配強172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將370名致富帶頭人、返鄉創業人員培養成黨員和村級后備力量,將130名懂經營、善管理的黨員培養為村集體經濟經營管理人員。同時,全縣5700余名黨員干部和4.65萬戶農戶聯戶結對,成立183支黨員志愿服務隊,做好產業政策宣傳、對接,讓黨員先鋒力量轉化為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莫成 )
關鍵詞:
一村一策發展規劃
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路子
壯大村集體經濟
年收入均超過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