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飛速發展的同時,面臨著以下問題:“退役”動力電池如何回收?這個不容忽視的伴生產業將如何發展?又如何完善處理,讓新能源汽車真正做到綠色?

記者近日走訪了解到,我市正積極探索新模式,推進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工作有序開展。后期將研究制定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激勵政策,打造具有合肥特色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服務體系,逐步形成政府重視、企業主導和公眾參與的工作格局。
共建回收利用區域中心企業
位于新站高新區的某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規模較大的、專業從事新能源動力蓄電池綜合回收利用的企業,其在新能源材料領域形成了電池“資源-材料-應用-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的閉環技術體系。
“動力電池的回收并不是簡單地對電池進行拆解,而是對符合條件的電池進行梯次利用,可以讓其發揮更大價值。”該公司負責人介紹,通過積極布局新技術,該公司對廢舊鋰電池進行預處理,可直接回收拆解后的隔膜及鋁外殼,而電池的核心電極材料則需要浸出除雜,通過深度加工處理,分離出不同的金屬材料,變廢為寶,減少資源浪費。
據悉,目前,我市嚴格按照動力蓄電池溯源管理規定要求,通過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綜合管理平臺,實現全生命周期信息跟蹤與監管,確保動力蓄電池在生命周期內責任主體信息可追溯。
據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還鼓勵企業積極構建與國家平臺數據接口標準統一的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編碼制度;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充分發揮現有售后服務渠道優勢,建立回收服務網點;依托我市2戶梯次利用龍頭企業,與新能源汽車生產、電池生產、汽車拆解等產業鏈上下游5戶企業,共建回收利用區域中心企業。
“我們還不斷健全完善動力蓄電池回收所需要的拆卸、收集、分類、運輸、貯存等技術及相關制度,目前,全市已建立回收服務網點60余個。”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
打造回收利用服務體系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目前合肥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工作還存在一些難題。比如,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依托經銷商自建的回收網點,維護運營成本較第三方集中回收網點高,導致各經銷商積極性不高,回收利用尚未形成規模效益;經銷商缺乏專業的電池技術人員,當貯存的電池出現問題時,易產生安全隱患等。
對此,我市將研究制定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激勵政策,對符合規范的動力電池回收企業進行前期補貼、稅收優惠,保證回收企業的經濟效益;引導試點企業形成合力,加快培育回收利用區域中心企業,打造具有合肥特色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服務體系。
為提高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率,未來,我市將加快動力電池柔性拆解技術和設備研發,全面推行綠色設計,嚴格控制電解液溶劑、添加劑等原材料的添加和使用,逐步實現低有機溶劑、添加劑技術替代。
“我們還將在全社會開展廢舊動力電池環境安全風險及相關政策的宣傳教育,增強公眾對動力電池安全風險和環境危害的認識,引導企業與消費者積極參與回收利用工作。”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趙俊松)
關鍵詞:
積極探索新模式
新能源汽車產業飛速發展
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工作
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服務體系